【返回首页/索引页】
  

  “我还是我吗?”这出于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口中。他是一个单相思导致精神分裂症的患者,然而我们应该知道,他既有清醒的意识,又处于迷惘之中,他的清醒在于非他的意识,用来掩盖真正的“他的自我”的意识是清醒的。
 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,原来的他深深的处于一种思恋状态,而又清楚地知道这需要掩饰,于是他便处于矛盾之中,结果两者皆不能全;因为他生活在一个环境中,他于是便机械地做一些事情,发呆、迟钝,在我们看来,而他的精神却实在是处于亢奋之中。
  当他的精神上的矛盾状态剧烈时,就产生一种自我分裂,他怀疑哪一个“我”是“我”。
  我们之所以清醒地意识到自我,也是在我们的意识活动的背后存在的潜在自我环境意识,就象我们知道自己在家里一样。

  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往往是不符的。我们的态度尽管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行为,可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是为了尽某种职责,有条件制约着我们去那么做。

  自我就是有组织的、先后一致的、观念上的整体的自我的认知。——Carl rogers

  日月如梭,已不知是以怎么样的口气去重复这一句古名言了,懒惰与勤奋同样地经历了这么长时间,它们的区别大概在于今天的我与以前的我的区别罢了。

  不知是人们想得开,应该说是我想不开吧,对于死亡我竟那么惧怕,原因大概是来自一种与宇宙的分离,本来我们是这世界的一部分,因有生命,具有思维能力,就无缘地把自己和大地、天空等同起来,我不知道自然物的生命力,可却深切自己悄久后将与自己思维世界里熟知的一切分离,恰似感觉自己死后仍有一个死去的我,之所以惧怕死亡,无非是对自己的“死体”悲哀罢了,知道自己对于别人的痛苦或死亡的怜悯吗,我原来所具有的这种不可排解的感情必是来源于此。

Copyright:www.guitardyg.com@2009-2018